標題

內容

課程名稱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授課教師

王欽賢 教授

學分數 3
上課時數 3
學習目標

探討東西文化之意義及根本精神差異所在,以臻致中國文化復興之道與世界未來文化之導向。

進度安排與大綱

請參考課程安排

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分組討論

評量方式

期中考試:40% ,期末考試:40 % ,出席率:20 %

使用書籍或參考書籍

梁潄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商務印書,2002)

 

梁潄溟,《中國文化之要義》(香港:集成圖書公司,1963)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灣:學生書局,1976)

 

牟宗三,《中國哲學之特質》(台灣:學生書局,1975)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灣:學生書局,1983)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概要》(台北:先支出版社,1973)

 

Max Weber,洪添富 譯,《儒教與道教》(蘇州:人民出版社,1993)

 

F.Coplegton,《西洋哲學史》,6(台北:黎民文化公司,1980)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3(台北:三民書局,1981)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1973)

 

S.C.Chatter Jee & O.M,Daatta著,李志夫 譯《印度哲學概論》(台北:印獅文化出版社,1982)

 

平川彰 著,莊昆木 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社)

 

縑田茂雄著,關世 譯《中國佛教史》(台北:新文豐出版文化)

 

梁潄溟,《人心與人生》

 

探討東西文化之意義及根本精神差異所在,以臻致中國文化復興之道與世界未來文化之導向。
  • 期末考參考資料
  • 課程介紹
  • 期中考補充資料:給青年人的幸福人生書
  • 課程講義
  • 補充教材:近五十年中國思想史P5~P183
  • 補充資料:97-2學期上課影片
  • 指定用書
授課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