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內容

課程名稱 社會未來學     
授課教師
林碩斌
學分數 3
上課時數 3小時
學習目標
1. 探索並了解在社會各個領域中之浮現議題
2. 學習想像並推論可能之未來社會
3. 學習團體討論
進度安排與大綱
課程綱要:(含每週授課主題及進度)
課程設計之基本理念
基於大一新生對接觸學術性理論的恐懼與排斥,本課程設計最主要之精神,是要求學生從觀察現象﹝以閱讀雜誌為方式﹞中,找出浮現議題,並利用社會學分析架構,探索現象背後各種理論性可能。另外,並利用未來學中「未來三角」為工具,學習推論未來社會可能之面貌。
 
課程主題與進度
基於上述之理念,本課程的進行將分成三大部分:
1.      基礎部分
1)      社會學分析架構:學習如何從社會結構、社會互動、功能整合、權力與文化分析社會現象。
2)      「未來三角」:學習如何以「未來三角」來推論未來可能之社會面貌。
2.      浮現議題探討
共分以下主題
1)      青少年現象
2)      網路社會
3)      經濟社會-失業與就業
4)      未來城市
5)      想像的社會未來
3.      可能之未來社會
在此一部分,同學將以分組的方式,針對每項主題,推測未來社會之可能面貌。
授課方式 1課堂講授 2分組討論 3其它影片欣賞與督導活動
評量方式 期中報告:60%  期末考試40%
使用書籍或參考書籍

 


                            
  • 想像的未來社會
  • 作業怎麼寫
  • 青少年特質變遷與未來
  • 如何思考與創造未來
授課老師
林碩斌
推薦課程
  • 100-2-組織學習與發展
    林碩斌
    開課期間:2012-02-23~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
  • 97-1-社會未來學
    林碩斌
    開課期間:未設定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
  • 97-1-未來教育一預思未來
    林碩斌
    開課期間:未設定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
  • 96-2-管理學
    林碩斌
    開課期間:未設定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