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Forgot password
繁
简
EN
LINE sharing feature only supports mobile devices
#Special language of [en] not exists#">
#Special language of [en] not exists#
Registration:
Now
~
Any Time
Course Period:
Now
~
Any Time
Login for sign up
Course Introduction
Course Plan
標題
內容
課程名稱
未來工作坊理論與實務
授課教師
林碩斌
學分數
3
上課時數
3
學習目標
認識未來工作坊之重要性與其理論基礎
實際練習未來工作坊之操作
進度安排與大綱
課程綱要:
(含每週授課主題及進度)
在台灣的教育文化與制度影響下,台灣學生大多缺乏獨立思考有關自己與群體未來的習慣與能力,以致於喪失學習熱情,並且面對未來感到徬徨與恐懼。而作為未來教育工具的「未來工作坊」,即是提供一個適當的活動架構,協助參與者能探索自我,了解自身與環境關係,並能進一步思考自身所有可能與所欲之未來,最後並擬訂計畫加以實現。所以,未來工作坊不僅可以運用在學校場域,作為一般教育的補充教學活動,也可以運用在任何的團體組織中,作為組織發展的工具。另外,未來工作坊也可以以行動研究方式,作為探索研究對象所遭遇之問題,並協助發展解決之道,這對正在尋找研究題目與方法的研究生而言,可能提供一個可行的思考選項。
授課主題
一、理論部分
1. 當前台灣教育的問題
2. 未來教育的意義與重要性
3. 未來工作坊作為未來教育的工具
4. 未來工作坊作為行動研究之可能
5. 未來工作坊各階段之理論基礎
6. 操作工具之運用
二、實作
1. 針對所選定之團體設計一套九到十二小時的工作坊活動
2. 討論階段
a. 探討實作對象的特質
b. 設定活動目的
c. 設計活動內容
d. 試驗
3. 執行階段
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實習
評量方式
期中報告:
40 %、
學期報告:
60 %
使用書籍或參考書籍
將運用許多藝術治療的教材與工具
未來工作坊理論與實務
第二周文章分配
課程內容
Course Introduction
Course Plan
評論
#Special language of [en] not exists#">Show course QR code
Instructor
林碩斌
Recommended Courses
104-1-生命與宗教未來分析
張美櫻
Period:2015-09-10~2016-02-20
LINE sharing feature only supports mobile devices
林碩斌
Period:2012-10-11~
LINE sharing feature only supports mobile devices
林碩斌
Period:2012-02-23~
LINE sharing feature only supports mobile devices
林碩斌
Period:Not set
LINE sharing feature only supports mobile devices